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工作动态

林州法院三记重拳护航金融安全

  发布时间:2011-10-12 15:52:16


    为有效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,加大对金融债权的保护力度,林州法院在金融审判工作中推行审判执行专业化、法律文书送达程式化、防范债务人和犯罪嫌疑人“跑路”常态化,着力提高金融审判效率,延伸金融审判职能,护航金融安全。

    审判执行专业化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金融领域纠纷呈现出数量剧增、涉案标的高、专业性强、权责关系复杂等特点,迫切需要一支专业的金融审判队伍。林州法院坚持能动司法,回应社会需求,适时内设了金融审判和执行专门机构,对金融案件集中管辖,集约审判和执行。金融审判和执行机构还将积极开展专项性、前瞻性调研,总结审判经验、发布审判信息、提出司法建议,更好地发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、护航金融安全的司法保障作用。

    文书送达程式化。当前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普遍设立了担保,金融案件呈现出被告人数众多的特点。相当一部分案件被告人数多达5人甚至10人以上。被告人住所遍及全市各地。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任务繁重,常规的送达方式严重影响司法效率。为此,林州法院采取程式化的送达方式。一是对金融案件即诉即立,在立案的同时,积极向金融机构了解被告人住所详址,尽量在立案当天以邮寄送达的方式向被告发出应诉通知书、举证通知书和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。二是邮寄送达方式失效后,审判人员立即按被告人居住地的乡镇、片区集中采取直接送达方式。三是在直接送达不能,也无法查找到被告下落的情况下,记明原因和经过,依法适用公告送达。四是鉴于金融案件被告到庭率低,无法调解、裁判文书送达难的情况,林州法院专门制作了《法官提醒告知书》,一并送达被告,劝说被告到庭参加诉讼,增加调解结案机率,同时为日后宣判和送达裁判文书消除障碍。

    防范“跑路”常态化。拖延诉讼、转移财产、甚至干脆一跑了之,是金融案件债务人企图逃废债务的主要手段。为防止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,最大限度地保护金融债权实现,林州法院加大财产保全力度,通过冻结债务人名下存款、查封抵押财产等强制措施,防范“跑路”现象发生。该院实行金融审判专业化一个月以来,已裁定对33起案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,向工、农、中、建、邮“五行一社(农村信用联社)”查询存款495人次。

    据负责金融审判的法官介绍,今后,该院将允许金融机构以保函的形式提供担保,减轻金融机构“诉累”,对金融借贷案件普遍适用财产保全措施。同时,在金融民事审判中,要时刻留意金融犯罪线索,对涉嫌高利转贷、违法发放贷款、贷款诈骗、信用卡诈骗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的,及时将犯罪嫌疑线索、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。坚持加大财产保全力度和打击金融犯罪两手抓,使防范金融领域债务人和犯罪嫌疑人“跑路”工作走向常态化。

责任编辑:李广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